2021年,伴隨國內外經濟從疫情的低迷中復蘇,中國聚丙烯(PP)市場需求預期樂觀。但大量被疫情延遲的新產能將于2021年兌現,供應端壓力不減,或將抑制市場上行空間。
2020年中國聚丙烯市場深跌后回溫,市場波動加深。
ICIS數據顯示,2019年國產PP拉絲華東地區價格在7640元/噸至9225元/噸之間波動,波幅為1585元/噸。而2020年,截止12月11日當周,國產PP拉絲華東地區價格在6100元/噸至9075元/噸之間波動,波幅放大至2975元/噸,較2019年擴大了近87.9%。
2020年一季度,國內新冠疫情爆發,工廠停工停產,內需低迷致使中國PP市場一度跌至2017年來新低。二季度,國內外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緊缺,市場對PP纖維料的瘋狂炒作帶動整個PP市場快速沖高。隨后相關部門加強對防疫物資的質量監管,市場炒漲冷卻,價格重回理智,后期伴隨整個經濟市場逐漸回升。
全年來看,2020年中國PP市場重心較2019年下沉。
供應端,ICIS數據顯示,截止2020年11月30日,2020全年聚丙烯新產能釋放約400萬噸,遠高于2019年205萬噸。且受新冠疫情影響,部分原計劃于2020年釋放的新產能推遲至2021年。另外據ICIS調研,2021年PP裝置檢修損失量較2020明顯減少,綜合來看,供應端壓力并未減弱。
需求端,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籠罩下,多個行業產銷低迷。三季度,隨疫情好轉,以汽車和家電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行業景氣回升。2021年隨中國GDP預期增速加快,兩大行業發展向好。
中汽協會發布,2020年三季度,汽車產業景氣指數ACI為54,較上季度提高39個點,已回至綠燈區。其中,根據國家統計局,2020年10月份,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94.1%。2020年國家燃料電池利好政策推出,且國家將原本計劃2020年后取消的對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購置稅的政策延長至2023年,2021年此領域宏觀發展環境良好。
三季度,海外疫情二次爆發,部分出口訂單回流至中國。據海關總署數據,2020年3季度,中國家電出口額同比增長40%。出口超預期與近期中國海運費用大漲相互吻合。12月4日,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,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較11 月27日上漲10.4%。市場透露,港口柜子緊缺已造成部分出口訂單被迫延遲。此消息對短期出口新訂單的增長造成壓力。但長期來看,今年 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” (RCEP)的簽署將助力后期塑料制品的出口力度。且疫情過后,地產的陸續竣工也利好廚電產業鏈的后市發展。
對于包裝行業而言,近年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。低端市場飽和度較高,而以可降解材料為代表的高端市場則表現為供不應求,隨著禁塑令的不斷深入,環保減塑將成為包裝市場的下一個風口,聚丙烯在包裝行業將面臨新的考驗。且后疫情時期,國外逐漸復工,短期回流至中國的訂單面臨再次流出的可能性。結合國內供應考慮,中國聚丙烯市場上行空間有限。